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我院谢东俊副院长在【福建日报】上发表理论文章《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育人》

    时间:2024-09-25  作者:谢东俊  点击:

    编者按:9月24日,《福建日报》刊发我校金沙js1005线路谢东俊老师的理论文章《推动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育人》。原文转载如下。

    原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指出“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作为新征程上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也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

    科技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科技知识、科技方法、科技技能和科学精神等的传授,提高其认知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人文教育通过传授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价值等影响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操、行为风范和人格特征,发展受教育者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和作用虽各有侧重,但二者是现代教育共同目标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一体同行。高校是育人基地,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安排,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形成协同效应,努力培养兼具人文底蕴与科技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把握辩证关系,增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育人理念。

    理念转变是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育人的先导,为协同育人奠定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等重大关系。无论是从“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角度,还是从“系统观念”这一方法论的角度,抑或从“人的全面发展”所要求的素质结构的角度来考量,推动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育人都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由于高校内部科技与人文两大学科群的分野,导致部分学生知识结构有所欠缺。因此,我们要倡导文理兼修,加强对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厚植、对人文专业学生科技素养的培育。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有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健康的心理状态,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涵养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人文知识的熏陶,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人文专业学生进行科技教育,有利于帮助其提升对事物的认知、分析、推理和思辨能力,养成严谨求真的认知态度和缜密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因此,要深刻认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打破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二元论和认知局限,着眼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需要和科技伦理问题不断涌现的现实困境,从战略高度来认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形成协同效应的重大意义,以此推动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建设、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调整创新。

    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育人平台。

    通过协同育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是推动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划分。复合型创新人才往往是在文理交融的多学科环境中培育起来的。高校要打破传统学科专业的限制,超越原有的学科架构和认知习惯,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更新和优化,形成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所需的文、理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另一方面,推进协同育人数字资源平台建设。发挥数字化优势,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学校层面、学生层面分别打造协同育人资源教学和管理共享平台,形成共建共享、互融互通的协同育人资源供给。例如国家和地方层面,可分层次建设集政策文件、育人动态、融合课程、融媒资源、研究成果、师资培训等于一体的,具有交流、学习和共享功能的全国或区域协同育人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学校和学生层面,建设网络虚拟教研室、虚拟仿真实验室、数字化体验馆、传统文化案例库、科技创新素材库等面向全体师生的网络育人平台,通过云端资源与场域活动突破协同育人时空限制。

    注重方式方法,创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育人模式。

    育人模式是协同育人实施的具体形式与方法,设计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是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的有效手段。一方面,积极探索跨学科专业培养模式。秉持科技与人文并重的原则,通过成立“科技与人文融合教育”工作室、协同育人工作坊、协同教学训练营、跨学科跨院系师资团队、跨学科联合课题组、招收跨学科生源等方式,将人文社科教师、科技课程教师联合起来,开展跨学科集体备课、联合授课、科技攻关、培训交流,让学生在跨学科专业培养模式中掌握科技知识,领悟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实践教育。学生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在促进其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强化与融合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要根据在校学生的年级层次、专业设定等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实践教育环节,有序组织学生在校内参与文化艺术节、科技周、人文讲堂、科技创新项目、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文理融合创新项目等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与此同时,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搬到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引导学生从科技自立自强、科学家精神、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民生建设等宏观视角,开展高科技工业园实习见习、人文课题调研、与科技馆共建、研究场所志愿服务、扶贫助残、“暑期三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校外科技文化实践活动,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拓展至生产和社会实践的一线,广泛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科技和人文的交融与碰撞。

    聚焦课程渗透,拓宽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育人载体。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载体的拓展是推动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育人的关键环节。高校应重视课程类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通过“嫁接”“杂交”“融通”的方式,构建科技与人文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学科的人才培养特点,精心打造一批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伦理等人文学科与理、工、农、医等科技学科内容交融的跨学科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校本课程,广泛开设“科技伦理”“科学哲学”“生态文明与环境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史”“科学与艺术”“科技与生活”“科学社会学”“计算社会科学”等人文社科类学科与科技领域之间交叉融合的综合课程,让大学生在文理知识的共融、联动和互补中将科学与人生、科学与社会关联起来,培养学生思考科技与人文之间关联互动的兴趣和能力。

    强化激励保障,建立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健全完善机制是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保障。针对高校当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育人资源整合不够充分、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高校要构建由党委统一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宣传部门、群团组织、学生管理部门等部门之间协同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同时,将协同育人职责纳入教师管理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师德考核、年度绩效考核之中并加以固化,把协同育人的工作实绩作为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干部选任、待遇落实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以增强育人主体协同育人的内生动力。此外,改革学分制管理办法,规定人文专业学生必修的理工类课程菜单及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人文类课程菜单以及课时和学分占比等,并通过多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转专业制、插班生制、书院制等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学生文理兼修、德才并进打通制度壁垒。


    原文链接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409/24/content_399795.html


    Copyright © 金沙js1005线路(VIP网站)-Media Docking Station All Rights By Reserved 2011
    地 址:福州市鼓楼区黄铺19号   邮 编:350012   闽ICP备12020660号-3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中心

    Baidu
    sogou